在2025年5月1日至4日举行的第14届亚太地区生殖医学学会(ASPIRE)年会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博士生王荔代表胡丽娜教授团队发布了三项胶原蛋白相关的生殖医学研究成果,备受关注。这次会议以“携手共进,追求卓越”为主题,聚集了亚太地区顶尖的生殖医学专家。在此次大会上,研究团队的突破性发现引起了同行和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首次系统阐释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在治疗生殖障碍疾病中的重要角色。其中,王荔博士以《重组人源化I型胶原蛋白通过调节Th17/Treg失衡重塑母胎界面蜕膜免疫微环境》为题进行口头报告。该研究表明,重组人源化I型胶原蛋白通过调节蜕膜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例,显著改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的妊娠结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了精准的治疗靶点。
单细胞视角下的复发性流产
在壁报展区,董智勇博士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治疗后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的成纤维细胞与免疫细胞图谱》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团队首次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了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治疗后的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细胞地图”,发现该胶原蛋白不仅能提升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还能重塑免疫细胞的功能网络,为生殖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
纳米级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
令人赞叹的是,魏权博士的《原始卵泡周围胶原结构的三维重建》研究成果,首次利用高精度三维成像技术AutoCUTS-SEM,透视了原始卵泡周围的胶原网络结构。过去我们仅能感知胶原蛋白的存在,如今则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其立体架构,这为女性生育力的保存和卵泡激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丽娜教授表示,团队此次在ASPIRE2025大会上发布的三项成果,充分利用了前沿医学研究技术,围绕“细胞外基质-免疫微环境-生殖障碍疾病”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为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及卵巢组织的三维结构分析提供了创新性成果。根据目前获得的临床前研究数据,我们对将胶原蛋白作为新型生物材料用于治疗生殖障碍疾病的临床转化应用感到乐观。
通过创新的研究和应用,K8凯发愿意不断推动生殖医学领域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健康需求,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